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的无形文化遗产,是最古老也是最鲜活的文化历史传统,也是民族精神、民族情感、民族历史、民族个性、民族气质、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有机组成和重要表征。
为在全校师生中营造人人知晓“非物质文化遗产”、人人热爱“非物质文化遗产”、人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浓厚氛围,11月27日下午,我校特邀请武汉纺织大学服装学院副教授王妮莅临华宜授课,带领同学们寻根荆楚纺织的故事。通过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增强我校学生乡土情怀,打造学校校本课程特色,促进学校校园文化建设。
介绍蓝染工艺
荀子《劝学》中“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耳熟能详的话出于何处,许多人都不太了解。王教授在本次分享中为在场师生带来了答案:“青色本来是从蓝草中取得的,可是从蓝草中取得的青色,比蓝草更青”。
蓝靛染色在中国已有几千年历史,是典型的东方传统布料染色方法。一匹素色的布料经过蓝靛染制后,就有了如天空一般梦幻的色彩,赏心悦目。
从王教授对蓝染工艺的介绍中,同学们第一次接触蓝染文化,了解到古人从马蓝、木蓝、蓼蓝、菘蓝等植物中提取出了色泽鲜艳的靛蓝,这一提取并染色的工艺就是蓝染。蓝染独特的颜色受多种因素影响,这也正是蓝染独特的魅力。
感悟蓝染之美
除了蓝染工艺的制作方法,王教授还给同学们介绍了湖北省内蓝染资源相对富集的地区,分别是天门、黄陂、黄冈、宜昌。展示了武汉纺织大学蓝染团队在荆楚传统印染技艺中的各项成果。让同学们对本土的蓝染工艺也有了更多的了解。
课后,代爱珍副校长和学生围在一起欣赏王教授带来的蓝染工艺品并认识蓼蓝的种子,美术老师向王教授请教蓝染工艺的固色方法。同学们在与蓝染工艺品的近距离接触中感受着历史悠久的文明底蕴,为那一抹蓝色而自豪。
王教授向我校赠送书及非遗文创,代爱珍副校长为王教授颁发聘书。王教授被我校聘为校外指导教师,她将协助我校筹备和开设蓝染非遗校本课程。这份聘书架起了华宜学子了解荆楚纺织的桥梁,更让华宜学子感受到了我国独特的非遗文化魅力。
代爱珍副校长总结
代爱珍副校长表示,“非遗进校园”可谓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从发展的眼光看来,青少年是民族的未来,“非遗进校园”活动不仅有助于广大青少年认识非遗、增强保护非遗文化的意识,更为重要的是,让非遗在青少年心中深深地扎下了根,推进非遗进一步发扬光大。
本次的非遗科普讲堂是非遗文化进校园的序章,蓝染非遗将成为我校校本课程重要组成部分。希望同学们通过了解学习蓝染非遗的博大精深,将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意识深深的刻进骨子里。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相关资讯
RELEVANT INFORMATION
留言咨询
MESSAGE CONSULTATION
湖北华一寄宿学校
Copyright © 湖北华宜寄宿学校.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4001508号-1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武汉 鄂公网安备 42011502000766号